时隔4天,中美进行二次会谈,中国放宽稀土管制,28家美企收到好消息

Connor 欧意交易所 2025-05-21 1 0

据韩国媒体5月15日报道,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李成钢与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在韩国济州岛举行会谈,这是继日内瓦接触后,中美双方4天内的第二次线下对话。会谈前后,中国放宽稀土管制,28家美企收到相关消息,背后折射出复杂的国际关系与利益博弈。

回溯过往,中美经贸关系波折不断。今年4月2日,美国颁布“对等关税”,妄图在贸易领域对华施压。作为反制手段,中国迅速出台稀土出口管制措施。毕竟,在全球稀土精炼加工版图中,中国独占90%份额,是当之无愧的主导力量。美国过半关键矿物从中国进口,其中稀土更是制造F-35战斗机、潜艇、导弹、雷达系统等军事装备的核心原料,军工企业87%的稀土源自中国。

时隔4天,中美进行二次会谈,中国放宽稀土管制,28家美企收到好消息

美国财长贝森特(资料图)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美于日内瓦举行首次经贸高层会谈。经过多轮磋商,双方达成部分共识,宣布暂停和取消115%的关税措施。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透露,美方期望以降低关税为筹码,换取中国放宽稀土管制。

在日内瓦会谈达成初步成果的基础上,5月14日,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宣布重大决定:自当日起90天内,暂停将28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暂不禁止向其出口两用物项,其中涵盖稀土产品。这意味着相关美国企业若依法提出申请,获商务部批准后,可与中国企业恢复合作。

受此消息冲击,全球稀土市场剧烈震荡。稀土价格应声上涨3%,关键材料镨钕氧化物价格攀升至每公斤183美元。消息同样在28家美企中掀起波澜,这些企业来自军工、高科技等领域,对稀土依赖程度极深。以军工巨头洛克希德・马丁为例,其生产的F-35战斗机,每架需使用200公斤稀土,中国稀土供应受限,F-35月产量暴跌60%。如今,尽管中国放开管制,但企业仍需申请许可证,未来90天内,经营不确定性依旧高悬。

时隔4天,中美进行二次会谈,中国放宽稀土管制,28家美企收到好消息

展开全文

稀土(资料图)

从美国视角看,中国稀土管制如芒在背。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专家直言,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主导地位,是对美施加影响力的关键手段。长期以来,美国试图降低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却进展缓慢。美国虽坐拥稀土矿,却因环境法规限制开采,企业受成本与市场因素制约,不愿投资稀土产业。美国国防部坦言,在美国本土构建完整稀土供应链,需耗时10年,投入2500亿美元巨资。在此期间,美国军工、高科技产业发展,仍难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

从全球范围审视,中美稀土博弈牵一发而动全身。韩国作为中美贸易重要参与者,在半导体、汽车和电池产业高度依赖稀土。济州岛成为中美会谈地点,韩国态度微妙,既不想在中美间选边站,又需确保自身稀土供应稳定。此外,美国联合沙特计划在中东打造稀土冶炼厂,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也加快本土稀土资源勘探步伐。然而,中国在稀土精炼技术方面积累的数十年优势,短期内难以被超越。

时隔4天,中美进行二次会谈,中国放宽稀土管制,28家美企收到好消息

稀土(资料图)

此次中国放宽稀土管制,彰显解决问题的诚意。但需明确,90天的管制暂停期,亦是中美谈判的最后时限。若90天内双方无法达成全面共识,中国极有可能重新收紧稀土管制。这将使未来中美经贸接触与谈判难度倍增,也给全球稀土产业链带来更多变数。

未来,中美在稀土及经贸领域走向何方,备受瞩目。双方需在维护自身利益与寻求合作间探寻平衡。中国在坚守原则底线的同时,始终秉持开放态度,愿与美国通过对话协商,妥善解决分歧。中美作为全球两大经济体,携手合作,推动构建稳定、公平、开放的全球经贸秩序,不仅符合两国利益,更是世界经济稳定发展的迫切需求。

评论